最近国内多名历史学专家发表文章驳斥美国“新清史”学说的荒谬,我们中国的历史美国人为何指手画脚?19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一些心术不正的历史专家,意图从中国人最看重的历史里抹黑中国,搞出所谓的“新清史”。
此前海外汉学界虽有翻译《史记》零星篇章的尝试,但要系统地翻译这部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史学巨著,堪称当时的一项“探月工程”,况且24岁的爱德华·沙畹当时还是一个只在东方语言学院短期学过汉语、尚未与中华文化有实际接触的年轻人。
中新社记者 吕少威横跨中国15个省份的长城,宛如一条巨龙,横亘在中国北方的辽阔大地。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充满历史积淀的人文建筑精华,饱含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杭州12月3日电(记者崔力)2日下午,漫步在杭州西湖边,来自波兰的青年学者孔孝文不时拿出手机留影,与世界各国来华的青年学者沟通交流,记录下他们在“良渚论坛”期间一次“浸润式”文化采风之旅。12月1日至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杭州举办。
众多外国专家怀着对这一古老文明的敬畏与热爱,踏上了深入探究中国历史的学术征程,他们以各异的研究路径、独特的分析视角以及深厚的学术造诣,为我们铺展开一幅绚丽多彩且别具一格的华夏历史长卷,在跨文化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中,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中国史的认知维度与理解深度,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融与互鉴。
迪特·库恩(Dieter Kuhn),德国著名汉学家,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研究所和柏林大学工作与任教,现任维尔茨堡大学汉学系教授,主要研究中国文化的起源、考古学等领域,尤为擅长物质文化史与科技史、宋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