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洛阳作为中国十三朝古都,名人辈出,数不胜数。刘禹锡在《子刘子自传》中记载,他籍贯洛阳,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之子刘胜,七代祖刘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住在北部都昌里,即在今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金村一带。
本来这篇文章的阅读量是不大的,但有人在评论区提供了一些证明是在写“洛阳天街”的唐诗,我在仔细研究之后发现,却都是在写长安的,而且“天街”在唐诗中向来就是泛指“天子的街道”,不存在特指哪里的,你只能从诗句的上下文去推断可能在描写哪一条具体的街道,绝不会指“实名制的天街”。
是唐诗《赏牡丹》中的名句。诗中“京城”有人说指长安,有人说指洛阳。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为:唐开成二年五月辛未,官员牛僧孺作为东都洛阳留守,在洛阳南郭建造别墅,常邀请白居易、刘禹锡等诗人于别墅中吟诗唱和赏牡丹,这首诗就是当时所作。
随着河南元宵晚会的成功举办,唐宫夜宴的爆火,使全国人民更加关注洛阳这座古都,同时也再次点燃了洛阳和西安的导火索。不久前,河南《大河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洛阳和西安,谁在唐诗中的曝光度更高?》文章中提到长安、西京、上都、西都、镐京、丰镐均是指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