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流行性出血热等的诊断,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女性如果是在月经期,或者月经期前后这一段时间做尿常规检查的话,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如出现潜血。
尿常规是体检中的一个常见项目,但是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可能出现一天内两次检查结果不一致的情况,这是因为尿常规检查结果是会随着人不同饮食和身体状态而产生变化的,所以在进行尿常规检查的时候需要了解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尿常规检查准确性不高,标本易被污染?近期,李女士参加单位体检,其中有一项检查就是尿常规检查。李女士听从医生的指导留取尿液检查,结果却显示尿蛋白“+++”,听同事说,尿蛋白高说明有肾脏疾病,这让平素身体健康的李女士难以接受。
一上厕所,二尿,三送走。不对哦,当然不是就这么简单的。收集尿液时要留取中段尿,也就是开始的一段和最后的一段都不要,按排尿的先后顺序,尿液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因为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的时候一般都要求留取中段尿,具体方法是开始快速的数1、2、3,然后用尿杯接取尿液,尿常规检查时尿液不应少于10毫升,因为夜间饮水比较少,肾脏排出的尿液中的多种成分都存储在膀胱内并且进行浓缩,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所以晨尿最好,但随机留取尿液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