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郭楠2月8日下午,《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第一辑)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在国家图书馆发布,即日起,公众可以通过数据库的网站,免费查阅这批珍贵的古籍。这两项重要的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项目旨在用数字化手段完整保存并流传珍贵古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自其问世以来,就被皇家所珍视。屡经迁徙之后,在嘉靖时,为安全计,又被录副,现存的残本,都是这些嘉靖副本。一般的说法是,《永乐大典》的正本,在明清之际被毁。到了清雍正时,仅存的副本被从皇史宬转移到了翰林院中,在这里历经了数百年风雨后,大部散失。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旭,湖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张文兵,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熊远明,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费德平,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雷文洁等领导及全国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主任、湖北古籍保护及收藏单位代表出席开幕式等相关活动。
00:48“册府千华——《永乐大典》与苏州文献展”现场(00:48)《永乐大典》是一部“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的旷世巨编。它卷帙浩繁,版式精美,收录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七八千余种典籍,历来有“文献渊薮”之誉。在《永乐大典》的编纂流传过程中,有三十多位苏州先贤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