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营是清朝为镇压太平天国集结起的最后两支直接听命于咸丰帝的野战军之一,清廷聚集全国绿营兵的精锐集结于南京孝陵卫一带,与之配合的江北大营则驻扎于扬州一带,这两支大军逼近天京,以压制太平天国,然而这支所谓的大清精锐却在1856年和1860年连续两次被击溃,官兵死伤殆尽。
大清帝国的军事力量主要由20万八旗和60万绿营兵组成,而八旗则是帝国最强大的支柱,因为乾隆时代大规模开疆拓土运动的透支,再加上八旗入关后战力大幅后退,在乾隆后期,八旗的战力已经非常低落,几乎到了不堪一战的地步,在嘉庆和道光时代,曾经的配角绿营兵则成为大清帝国的主角,如杨遇春、杨芳等绿营出身的汉人将领,成为了嘉道两朝的支柱。
咸丰十年(1860年),李秀成策划五路大军围攻江南大营。当时,太平天国的天京被江南大营围得似铁桶一般,李秀成本来只想破解天京之围,而彻底踏破江南大营,实在出乎他的意料。太平天国定都金陵(天京)后,官军在扬州建起了江北大营,在金陵城东建起江南大营。
清军抓住时机,于1857年6月重新攻克溧水, 接着, 直下句容,江南大营的旗帜再次高高飘扬。而太平军方面, 由于手中钱多粮多, 可以从洋人手中购买大量新式武器, 又可养大量新兵, 所以, 李秀成得以扩军充众, 不断壮大力量。
1852年5月8日:太平天国军队永安突围,韦昌辉指挥的三冲伏击战将广西清军主力歼灭。资料这么写:太平天国武装力量先后发展到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直隶、山东、福建、浙江、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广东诸省,攻克过600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