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回答表示:公司目前已形成覆盖上下肢较为全面的康复机器人产品矩阵,可应用于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骨科、神经科等,协助截瘫、偏瘫等患者恢复站立行走能力,协助脊髓损伤、脑卒中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4月12日上午,住院治疗期间偏瘫只能靠家属推轮椅走动的王奶奶,却在苏北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部的走廊里独立大步行走起来。帮助她实现行走的是一套名为外骨骼机器人的医用设备。在训练过程中,只见在机器人的辅助下,王奶奶很轻松地完成“伸腿”“收腿”“行走”等以前无法完成的动作。
目前国产的一种无动力源下肢助行器,这种助行器,它没有动力来源,没有电池,也没有电机,不需要充电,可以长时间使用,这种相对于有动力源的,因为没有电机、电池等这种金属的东西,在重量上轻了很多,再加上应用了复合型材料,整个的重量也不超过2KG,也不用考虑续航的问题,确实是简便了很多。
偏瘫病因多,比较常见的原因就是中风。急性中风经抢救,神志渐清,痰火渐平,饮食稍进,则入恢复期。恢复期常有半身不遂也就是偏瘫、口歪、语言謇涩或失音等表现。平常我们看到不少治疗中风的方剂,但针对的情况不同,用药也不同。
扬子晚报网3月31日讯(记者 王塞塞 实习生 朱艺丹)近日,宿迁沭阳一位老奶奶借助一个造型独特的健步车走路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广大网友关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个健步车是老奶奶的儿子为她量身制作的。
老年人因为生理机能下降比较明显,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加剧,经常会有腰痛、腿痛的现象,如果不小心摔倒,还有可能引起骨折或者瘫痪。若老年人患上脑血管病,下肢功能受到的影响会更大,导致行动不便,那么老人行动不便及卧病在床的患者该怎么解决日常生活呢?
来源:科技日报 【深瞳工作室出品】采写:本报记者 吴叶凡策划:刘 恕 李 坤8500万,这是我国残疾人的大概数量。如果再加上约440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就有超亿人存在生活自理困难,占比超过我国总人口的十四分之一。
这段时间一条“家人自制健步车帮偏瘫老母亲康复”网络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视频的主人公正是宿迁沭阳的一位8旬老人这套为她量身定做的“装置”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呢?网传视频显示,一名白发老人正使用一辆不锈钢焊接的健步车,在小区内进行锻炼,表情轻松惬意。
相比使用手动轮椅,电动轮椅对于那些双手可以操作控制器的老年人来说,不仅不用费力手推轮圈,而且安全性更高,可以说是好处多多。那么对于那些因为偏瘫、中风、重症肌无力、腱鞘炎等等导致双手无法动的人群来说,是不是就意味着与电动轮椅无缘了?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