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4月28日消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混合机器人小组的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用皮带引导主人的四足机器人导盲犬,它可以帮助视障人士穿过室内的狭窄区域,还能进行室内路线规划和导航。该研究小组包括五名华人留学生,其中有三位本科生肖岸星、童闻哲、杨立之,以及两名博士生李钟毓、曾俊。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导盲犬是视障人士的得力助手,但数量稀少、培训成本高。澳大利亚一所大学正在研发一种机器导盲犬,希望能够为视障人士带来福音。澳大利亚昆士兰的一家导盲犬机构表示,要培训一只合格的导盲犬需要至少两年时间。
可替代导盲犬的导盲六足机器人、“穿在身上”的外骨骼机器人、居家无感心电监测马桶……在6月13日举行的2024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上,上海养老科技产业园携园区即将承接转化与引进的前沿养老科技养老产品首次亮相,让参观者亲身感受到了科技在养老服务中的广泛应用和巨大潜力。
电子导盲犬能否取代传统导盲犬融入视障人士日常生活?近日,西北工业大学团队在此方面开展研究攻关并取得了新突破。李学龙教授团队将机器狗搭载离线大模型,应用在智能导盲场景,开发出大模型离线具身智能导盲犬,并实现了其智能人机交互、智能乘梯引导、智能过街引导、智能室内引导等功能。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光电与智能研究院,联合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在探索离线具身智能应用方面取得新突破,开发的离线具身智能导盲犬已能够与视障人士流畅沟通指令,为电子导盲犬解决视障人士一犬难求的困境探索出新方向。
参考消息网7月3日报道据路透社7月1日报道,虽然不如传统导盲犬那样摸起来毛茸茸的,但是上海一个研究开发团队说,中国六足机器人“导盲犬”有朝一日能够帮助视障人士更加独立地生活。目前正在开展实际测试的机器人“导盲犬”能够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进行导航,包括辨别红绿灯。
来源:环球时报 英国路透社7月2日报道,原题:中国机器人“导盲犬”旨在提高视障人士的生活自主性在中国六足机器人“导盲犬”的上海研发团队看来,这款“导盲犬”并不像人类的传统陪伴犬那样毛茸茸的,但有朝一日它将能帮助视障人士更自主地生活。
根据中国盲协相关数据,我国约有1731万视障人士,这意味着每一百人中就至少有一位视障者。他们对物体、方向、位置感知比较差,出行中还可能面临盲道走不通、电梯没有语音提示等诸多不便。视障群体想要参加演唱会、逛街、逛公园,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这些往往都需要陪同与帮助。
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于9月8日至11日在福建厦门举行。今年投洽会聚焦数字经济、新能源、绿色创新等多个热点领域。一起看看现场情况。现场展出的机器狗可以灵活避开障碍物,同时具备智能陪伴和语音交互功能,可以被用作导盲犬。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让城市更加智能化。
电子导盲犬成了当天的场外明星。“由它带着我们上路,再也不会担心找不到方向了!”23日上午,杭州运河体育公园体育场,电子导盲犬“小西”受到来此体验比赛氛围的视障人士的一致好评,成了赛场外最闪亮的明星。杭州亚残运会盲人足球比赛当日在这里开赛,吸引了近2000名观众前来观赛。
杭州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上残奥会游泳冠军徐佳玲用充满科技感的智能仿生手高擎火炬“桂冠”点燃了主火炬 在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中火炬手叶金燕佩戴了智能仿生腿依托智能算法技术与控制她行走自如这也是智能仿生腿首次被运用到火炬传递中火炬传递中的智能导盲犬盲人足球场地的电子导盲犬……
中新网5月29日电(钟新军)据美国世界新闻网报道,近日举行的中柬联合军演中,解放军展示了两款机器狗,其中一种战斗机器狗能身背步枪快速前进并灵活调整枪口方向。美媒称,这意味着中国的机器狗研发“领先美国一步”,认为前者或已列装部队,并可能改写未来战争面貌。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刘芫信10月19日上午,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的火炬传递在杭州淳安盛大开启。作为这一激动人心的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为视障火炬手提供引导的机器导盲犬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第13棒火炬手蔡琼卉,是一位盲人钢琴调琴师,也是浙江省唯一盲人钢琴高级调律师、最美浙江人称号获得者。
文 | 清波编辑 | 唐晓园视觉设计:星船知造正文共计:8617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星船知造》注意到,2024年,中美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刷屏重点已经出现明显分野。今年美国公司的刷屏重点是展现一定的进化能力。
00:40“导盲六足机器人”具有视觉环境感知功能,可自主导航至目的地、动态躲避障碍、识别红绿灯等。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编辑 张呈君(00:40)“你好小狗,我要走到学院大厅。”戴着眼罩的测试者手中握着导盲杖,杖的另一头连着一只六足机器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