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尤其是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IHC)作为一项重要的辅助手段,正发挥着日益增长的作用。它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在显微镜下清晰地显示组织或细胞中特定蛋白质的分布和表达情况,为疾病的精准诊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不是刚做的病理检查吗?怎么又要建议做免疫组化?是我的病情很严重了吗?”看到病理报告上写着“建议做免疫组化检测协助诊断”时,您是不是也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呢?下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病理科专家就为大家揭开这个谜题。全自动免疫组化仪免疫组化是什么?
免疫组化检查是病理诊断中一个分子层面的诊断,是更深层次的诊断,通俗理解就是,免疫组化就是把癌变组织中的癌细胞放大到分子级别,看看在这个水平上有哪些跟别的细胞不一样,通过特异的抗体去检测可疑细胞携带的抗原,主要目的是帮助诊断或鉴别诊断、判断肿瘤起源、是否能做靶向治疗等。
免疫组化主要用于病理诊断,通过取得患者的肿瘤组织或细胞,例如穿刺活检、手术切除等方式,然后对肿瘤组织进行固定、切片、染色、分析等最终确定该组织性质——良性or恶性,以及具体肿瘤分型——什么肿瘤,哪个类型。
病理检查主要是用于检查机体器官、组织或者细胞中的病理改变的病理形态学方法,采用钳取、穿刺、搔刮、局部切除等方法,从患者体内获取器官、组织、细胞、体液,制成病理切片,然后由病理诊断医师在显微镜下对疾病做出病理诊断,由于其诊断准确性可达95%以上,能客观反应疾病的真实情况,因此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