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耿雪4月5日上午,2024年“艺彩纷呈”博山琉璃艺术周启动仪式在博山琉璃园广场举行。近年来,博山陶琉文化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持续攀高,已成为推动博山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
浴火淬炼千年光华博山琉璃关于琉璃的由来,据说最早是炼丹家发现的。古代炼丹家将各种各样的石头放入丹炉中,幻想炼出长生不老的仙丹。有一个叫路申的人,在丹炉炉渣中发现了一颗颗不规则的发光物体,有的晶莹透亮,有的五颜六色,这就是琉璃。世界琉璃看中国,中国琉璃看淄博。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是中国四大琉璃产地之首,有琉璃之乡的称谓,在琉璃界有“世界琉璃看中国,中国琉璃看博山”一说。琉璃制品在我国的最早发现可追溯到西周。唐代尤其发达,宋代称“药玉”,明代称“硝子玉”,清代称“料器”,民间犹称“料器”。
春节临近,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的琉璃生产企业推出众多蛇年主题创意琉璃制品,受到市场青睐。博山区被誉为“中国琉璃之乡”,琉璃生产历史悠久,当地已发展琉璃生产企业12家、工作室65个。1月9日,在淄博市博山区的西冶工坊,工匠在加工琉璃工艺品。
评论员 小六君在中华文明的浩瀚星空中,博山琉璃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穿越千年时光,依旧熠熠生辉。它不仅是山东手造的瑰宝,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精神的生动体现。正如《何以中国》所展现的中华文明探源之旅,博山琉璃的创新发展,同样是一段关于传承与创新的壮丽史诗。
随着春节的临近,山东各地各种龙年贺岁迎新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博山琉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龙年生肖款的贺岁琉璃作品近期纷纷闪亮登场。38岁的刘玉是博山西冶工坊的琉璃工匠,他从事琉璃制作已经近二十年,擅长做琉璃艺术摆件,尤其是动物和家居饰品等。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杨秋云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12至17世纪的日本北海道,追溯博山琉璃与日本北海道玻璃珠(琉璃珠)的秘密。5月9日,日本国立奈良文化财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博山的多个琉璃制作地点进行访问交流。
7月19日,2024博山陶瓷琉璃双年展在淄博颜神古镇开幕,本次共展出100余件陶琉作品,涵盖“岁月”美陶老器物展、“时代”大师作品展、“丰碑”获奖作品展、“涅槃”院校陶琉精品展及“逐梦”陶琉行业技能竞赛现场创作作品展、“慧青春”大学生陶琉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等六个板块。
琉璃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被誉为“中国琉璃之乡”,琉璃生产历史悠久。近年来,当地琉璃从业者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通过与高校合作、引进年轻人才等方式,在琉璃创作技法与产品样式等方面加强创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受到市场欢迎。
【来源:山东人大门户网站_代表天地】从一名普通的琉璃工匠,一步步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制作的“鸡油黄”琉璃作品成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省人大代表、淄博康乾琉璃艺术品制造有限公司总设计师孙云毅以40余年的琉璃从业之路,让博山琉璃在当代高端琉璃艺术领域拥有一席之地。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杨秋云世界唯一!前不久,“2024 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名单揭晓,中国共12件作品位列其中。其中,淄博杰出匠人兼师者任波凭借作品《甲虫》系列荣耀上榜。记者获悉,10 月 14 日,任波已领取到证书。
作家简介李绪贵,1966年生于山东淄博淄川,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高级政工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淄博高新区诗词学会会长。1983年4月,在淄博矿务局西河煤矿参加工作,现任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琉璃瑰宝鸡油黄在琉璃众多门类里,有一种温润明亮,且微微泛红的黄色琉璃最为珍贵,它光泽晶莹,温润凝重,抛光后似被酥油浸润,滟滟欲滴,让人一见就爱不释手。这一琉璃种类在明初兴起,盛产于清雍正、乾隆年间,由内务府会同山东巡抚衙门从博山琉璃艺人中征调能工巧匠集中在造办处闭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