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有人拿着某一张类似的“各行为感染艾滋病毒的估算概率图”在后台私信我:老师,这上边的数据是不是真实的呀?为什么各种行为传播艾滋病的风险看上去并不高,甚至可以说很低,却还是有那么多人因此感染了艾滋病呢?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新诊断报告艾滋病感染者中,95%以上通过性传播感染,造成这个结果的罪魁祸首就是不安全性行为。
国家疾控局表示,目前,我国艾滋病性传播危险行为有所减少,但仍然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据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副主任刘玉芬介绍,我国98%以上的艾滋病患者是经性途径传播的,其中,异性传播约占70%。50岁以上老年人群艾滋病性传播处于增长趋势,且患病人群以男性为主。
国家疾控局表示我国艾滋病98%以上为性传播,其中异性传播约占70%. 如2017年报告感染者中异性传播为69.6%,2020年1-10月异性传播占70%以上,2023年1月至10月异性传播占72%以上,2024年4-6月异性传播占比73.2%.
据当天央视新闻报道,我国艾滋病性传播比例已占到98%以上,其中异性性传播约占到70%。据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副主任刘玉芬介绍,目前,我国艾滋病性传播危险行为有所减少,但仍然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呈现三个显著特征:1、我国98%以上的艾滋病患者是经性途径传播的,其中,异性传播约占7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当谈及艾滋病,许多人很容易将其简单地归于一种单一的疾病,却忽略了它在不同性别中的表现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