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急性间质性肾炎发生主要是与药物或者感染有关,起病以后患者通常有发热,有全身皮疹,关节疼痛以及腰背部的疼痛,一般患者血压是正常,没有水肿,有很多患者会在短时间之内出现尿量减少,甚至会出现无尿,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甚至会出现急性肾衰竭,需要透析治疗。
间质性肾炎是一组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以肾脏间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肾脏疾病,由于间质性肾炎几乎都有肾小管受累,因而近年以“肾小管一间质疾病”来替代间质性肾炎这个名称。本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一、检查1、尿液检查:一般为中少量低分子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多在 0.5~1.
间质性肾炎,又称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管间质性急慢性损害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肾间质是指肾小球、肾小管、集合管之间的物质,几乎充斥着整个肾脏,由间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组成,可以看作是支撑起肾脏的砖和瓦。
免疫检查结果显示: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IgG43.68g/L,IgG 25.70 g/L,IgA 5.96g/L,IgM 1.41 g/L,IgE 1586 IU/mL,C3补体 0.99g/L,C4补体0.20g/L以及红细胞沉降率为58mm/h。
肾间质损害的机制可涉及免疫损伤、感染、中毒、代谢紊乱、尿流机械梗阻和遗传因素等方面。在病程较早期出现肾小管功能损害,在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仅有轻度降低时便可发生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尿渗透压降低,有时也可出现多饮、多尿等症状。
我们在临床诊治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早前,一位女性患者,姓程,该患者并无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尿中也无泡沫及明显血尿,有的时候血压高一点,更多时候程女士的血压是正常的,可一检查血肌酐与尿素氮,发现已是肾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