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都会背个人认为杜甫的《登高》把“格律诗”的对称美,做到了极致。整首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所以被称为千古七律第一。接下来小编就深入浅出的给大家进行全面解读。先看下,原文《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崔颢PK杜甫,《黄鹤楼》与《登高》的“七律第一”之争由来已久,孰高孰低莫衷一是,至今没有定论。最早将《黄鹤楼》奉为“第一”的是南宋诗评家严羽,他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登高作赋是古代诗人的一个传统,并留下了很多精彩的名篇,比如杜甫的《登高》就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事实上,在同题材中他还有一首《登楼》,成就远在《登高》之上,千年来无人能超越。《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公元765年春,杜甫携家离开成都,乘舟东下,向夔州进发。在夔州,诗人肺病、疟疾、风痹、糖尿病不时发作,最后耳聋齿落,百病缠身。古人以农历九月九日为登高节。这一天,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