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近代最主要的居住社区与住宅类型,里弄是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和风貌保护街坊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近代城市风貌和居民生活记忆的重要载体。保护保留730万平方米里弄是上海加强风貌保护、保障民生改善、推动城市更新的重要举措。
有人说,里弄是上海建筑的“灵魂”。它传承了江南传统民居的特点,同时借鉴了欧洲的毗邻式住宅,是城市肌理的有机构成。这里有着“72家房客”生活气息,也有着上海独一无二的城市风貌,其浓浓的社区感和邻里感,造就了特有的里弄文化。
《勃艮第之城 : 上海老弄堂生活空间的历史图景 = Cite Bourgogne : a historical picture of living space in Shanghai old alley》
提 要 本文先通过语音分析建立历史地名“钩玉弄”和“狗肉弄”之间的同一性关系,然后以历史文献资料的旁证和周围相关街巷在名称上的内在联系,以及该地区地名体系的整体特征,拟测了在两个多世纪前该弄之所以得名的最可能的原因,以现当地城镇历史地名与日常经济生活关系之一斑。
里弄曾是上海城市居民主要的生活空间。19世纪中期,为应对周边战火引发的难民潮,上海租界修建了大量联排式布局、以“里”为其名称的木板简屋群。战火消退之后,基于消防安全考虑,大量木板简屋被更新为中西折中风格、砖木立贴式的早期石库门里弄。
“弄”字,撑起语言半边天。“弄”是个多音字,一个读Long,上海专属,里弄;我们在日常的生活琐事、人际交往、工作交流中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本该用其它动词表达的,某地方人大多都用“弄”字替代了,有的还把它当成代词使用。
2023年7月16日,搬场车驶离蕃瓜弄西大门。视觉中国 图2023年7月16日,位于上海火车站东侧的蕃瓜弄翻开新的篇章。当天,蕃瓜弄小区旧住房改建(拆除重建)项目举行居民集中搬场仪式。这是今年上海体量最大的小梁薄板改建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