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嗓音日”,让我们一同关注声带健康!声带作为发音的主要结构,一旦出问题,会导致声音嘶哑、发音费力、音量降低、咽喉部异物感、频繁清嗓等。什么情况会诱发声带问题?哪些人群容易声音嘶哑?如何保护声带?在此,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耳鼻咽喉科李旭茂医生为我们科普相关知识。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抵抗能力;感冒时应尽量减少说话,多喝温开水,注意保养声带。 2、勿滥用嗓音,纠正不正确的发声方法,在嘈杂环境下说话时避免过度用嗓。3、变声期、月经期、妊娠期时声带容易受损,要注意让声带休息。
无论你是在放声高歌还是窃窃私语,你那独特的声音是你的标签,用来表达和诉说你的思想、情感和欲望等。然而,当嗓音的音量、音调、音质、发音声音持续时间以及发音的轻松程度共鸣等出现异常,无法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时,即称为嗓音疾病,声音嘶哑便是常见的嗓音疾病之一。
方案1:买个小蜜蜂,得力的就行,小巧好用,我给家人买过,也是为了解决用嗓过度的问题。方案2:改坏习惯,比如说话音量过大,情绪与声音同时波动,情绪稳定性不好,这些其实很容易发现,并针对性注意就能立刻改善。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金加欣 记者 花宇)平时说话很多或者习惯大声说话也会得病?从事教师行业的林女士声音嘶哑已经持续了半年,无咳痰、呼吸或吞咽困难等不适。近日,她前往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声带小结。医生提醒,要注重发音方式,改正错误的发声习惯,切忌过度用嗓。
4月16日是第22个世界嗓音日。儿童在进入青春期后嗓音的变化最为显著,因此儿童的嗓音变化也是家长们密切关心的重点。变声期一般可持续1-2年,最长3年,最短为3-6个月。进入变声期时,由于喉部快速发育,声带周围肌肉的增长、变化,声带时常会充血,声音嘶哑、容易疲劳,甚至偶尔“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