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肥东有梦,没有止于心动,而是付诸行动,“我从包公家乡来”就是“幸福肥东”里那沸腾的一章。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合肥市文明办、中共肥东县委主办的“我从包公家乡来”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已经连续走过第四届。12月21日,此次桂林之行也已圆满结束。
公元1488年,改建为“包公书院”,1539年名为“包孝肃公祠”,“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赐给他的谥号。祠堂由正殿,东西两厢房,廉泉井,流芳亭,回澜轩,包公故事蜡像馆及大片的碧水和林园组成。正殿中端坐一尊包公的巨大塑像,神情严肃。
大皖新闻讯 包公是老百姓心中维护公平正义的青天。在福建石狮市,有一座境庙包公馆,当地居民有啥矛盾纠纷都会到这里来找“包大人”评评理。5月14日,“我从包公家乡来”大型融媒体采访团来到石狮市包公馆,包公文化中公平、公正、公开的精神内核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位于合肥包公园的包孝肃公祠。通讯员 张恒 摄包公园一角。通讯员 唐大云 摄包公故里文化园一景。记者 许蓓蓓 摄11月10日,第十三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在黄山市举行,吸引来自美国、俄罗斯、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家旅行商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