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因其周边有大量鱼群且适合垂钓而得名,中国古代先民在从事海上渔业的实践中,最早发现钓鱼岛并予以命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钓鱼岛又称钓鱼屿、钓鱼台、钓鱼山。目前所见最早记载钓鱼岛、赤尾屿等地名的史籍,是成书于1403年(明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
钓鱼岛,又被称为钓鱼屿、钓鱼山、钓屿、钓台或者是钓鱼台岛,在日本则称呼为鱼钓岛,琉球语称为鱼国岛,八重山语称为鱼叉岛,是位于中国大陆正东侧东海大陆棚以东的台湾-宍道褶曲带南端、台湾东北外海处冲绳海槽西侧的一座荒岛。
钓鱼岛其实是以钓鱼岛为主岛的钓鱼列岛,又称钓鱼台、钓鱼台群岛、钓鱼台列岛,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散布在东经123°20′—124°45′,北纬25°44′—26°00′的海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