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点】传统技艺 造就岷县当归美誉当归田间管理采收当归药籽当归加工整理郎佐民当归,因其独特的成分、极高的药用价值,在中药配方中有“十药九归”之传。岷州大地,洮河两岸,是全国有名的道地药材主产区,药材资源极其丰富,当归是众多中药材中久负盛名的代表。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俞树红秋分之日,岷县大地细雨霏霏。走进岷县梅川镇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一块块中药材田地把层层梯田铺成了“绿毯”,放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记者在田间看到,铺设黑地膜的当归长势喜人,一尺高的当归秧子把田地遮得严严的。
来源:央广网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海拔高、气候阴凉,是中药材当归的理想适生区,被誉为“中国当归之乡”。眼下正值岷县2.4万余亩的当归种苗的采挖关键期,药农们穿梭在田间地头忙着挖苗、分拣、捆绑、装袋。这些种苗将为来年当归种植打下坚实基础。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魏璐 冯文奇岷县这片被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西秦岭深情相拥的神奇沃土,凭借着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与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孕育出了一味享誉中外、药效卓绝的“国药瑰宝”——岷县当归,当地人亲切称之为“岷归”。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左玉丽 曹立萍 杨唯伟 蔡文正岷县当归,是定西药材中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三朵“金花”之一,素有“中华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之美誉。岷县当归种植基地。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曹立萍 摄《药学词典》中记载:“当归因能调气养血,使气血各有所归,故名当归。
原标题:【乡村行·看振兴】当归飘香地生金——岷县当归产业高质量发展见闻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曲婷婷岷县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高寒阴湿、雨量充沛、光照充足,赋予了当归良好的生长环境。
岷县当归香文\刘居荣甘肃定西岷县,盛产当归、红芪、黄芪、党参等238种中药材,尤以“岷归”驰名中外。岷县当归,又称“岷归”“秦归”或“西归”,有“中华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的美誉。岷县当归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纪委书记、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党委书记、中国中药协会原副会长李怀荣同志,中国科学院院士、岷县当归研究院名誉院长仝小林同志,中国中药协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赵润怀同志,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法国国家药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原院长林瑞超同志,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马再兴同志,甘肃省药监局副局长杨涛同志,定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强同志,甘肃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新华同志,台湾地区中药临床协会苏超麒会长,台湾地区中药临床协会张莹莹秘书长,以及甘肃省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政府领导、国内有关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和教授,知名企业、主流媒体、行业协会代表以及岷县相关领导、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县属国有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及部分县内企业代表等共计350余人参加大会。
【来源:定西市科技局_工作动态】近日,甘肃陇萃源百草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召开了县级科技计划项目《岷县中药材当归良种繁育研究》启动会议,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岷县团成员孙志蓉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