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国内有三所著名的气象学院,分别为北京气象学院,南京气象学院、成都气象学院。在我国科技发展进程中,天气雷达傲立大地,全天候持续巡测天空风云雨雪,三所气象学院为各级气象部门、现代天气雷达网的构建及发展提供了技术与人才支撑。
报道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张永宏在会上指出,滨江学院转设为“无锡学院”,是贯彻落实国家相关高等教育政策的必要举措,是学院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升服务无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城校合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途径。
南京有这么一所高校,改名之后比肩985,它就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大它的前身是南京气象学院,曾经为了培养气象象才才设设立名字,一看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双非院校。后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气象学院才逐渐的增加了其他门类的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称南信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以大气科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共建,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2011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称南信大,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气象局、中国国家海洋局共同建设普通高等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
学校因服务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隶属原中央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局直属的3所高校,校名全部抛弃气象,1所成功入选双一流。众所周知,我国的高校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地方高校,一类是部属高校。很多地方高校原来都是部属高校,比如陕西科技大学、南华大学、西北大学等。陕西科技大学曾隶属于轻工业部,南华大学曾隶属于核工业部,西北大学曾隶属于高教部。
朋友们肯定知道南京有个紫金山天文台,可能不知道曾经还有个“南京气象学院”,更不知道它有望成为“中国气象大学”,成为我国的“独一份”,然而南京气象学院名字改来改去,改成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气象学院从此湮灭。
最近,潘志庚频繁往返南京、杭州、苏州昆山以及成都、长沙等地,这是他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一时间,正面、负面的声音都出现在了网络上,有人为该校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点赞,因为人才、技术才能支撑概念变为现实,也有人觉得将一个有着25年历史的信息工程系改头换面,是追逐时髦、不切实际、沽名钓誉。
据现代快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近日举行揭牌仪式,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现更名为元宇宙工程系。据介绍,人工智能学院的元宇宙工程系是国内高校第一个以元宇宙命名的院系。此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企业共建元宇宙研究院,进一步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