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原标题:重庆璧山区总“先服务、后组建、再完善”,推动新业态工会建起来、转起来、强起来——(引题)“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主题)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仕强近日,在山城重庆,空气中虽透着寒意,但璧山区快递外卖行业联合工会内却充满着浓浓暖意。
黄仕强近日,在山城重庆,空气中虽透着寒意,但璧山区快递外卖行业联合工会内却充满着浓浓暖意。当天,璧山区总工会在此开展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爱活动,不仅为快递员送上保温杯、骑行手套等慰问品,还向已建成的5个“快递员之家”赠送了牛奶、方便面、面包等“能量加油包”。
新疆,我曾有一个很大的家孙建业三年困难时期,新疆,我的第二故乡曾汇聚集着家乡的许多亲人,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他们从胶东来到遥远的南疆,就是为能吃上一顿饱饭,挣钱养家糊口。浓浓的亲情乡情,让我们在遥远的边疆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在这里我度过了童年美好的一段时光。
每年的八月十五我就会想起故乡,想起小时候的外婆家的土房子,想起坑坑洼洼的泥墙上贴的还珠格格、古惑仔的海报,想起“堂屋”里面外公亲手做的木板凳,想起“撅着个大屁股”的老旧电视,每次换个频道要把天线扯了又扯,滋滋啦啦的雪花声冒个不停…70、80、90年代再到21世纪,时代变迁,儿时的家,充满回忆。
然而事实是后来农业连年大丰收,生产队就被称作“大锅饭”典型,全部成为历史。生产队对于现在年轻人来说,几乎是难懂的“历史名词”,但作为60年代和70年代人来说,生产队是“无法抹去的记忆”,这里曾经是他们每个人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