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徐美慧)5月9日,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及智慧管理标杆工地观摩学习活动,在中建一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项目现场启动。活动现场设置了智慧工地项目智能建造、人机竞赛、实体工程等场景,相关建设单位等600余人参加。
图| Unsplash@ Owen Lystrup在目前的房屋建造过程中,铺地砖仍是采用人工利用水泥进行湿铺,这种铺砖方式容易造成施工环境脏乱,耗费大量人工;而更为先进的薄贴方式,对工人水平要求较低,却由于原料成本较高难以进行推广。近期,36氪了解到一家地面自动铺砖服务商——东莞
重庆东站施工现场,四盘地面抹光机器人有条不紊地施工。(中铁建工集团重庆东站供图)前不久,重庆东站项目工地,铺砖机器人一亮相就实力“圈粉”。其酷似“缩小版”挖掘机,只见它长臂一伸,内部自带的喷浆机就喷出水泥浆,随后一块10余公斤重的瓷砖被它轻松“抓”起,稳稳摆放到指定位置。
机器人铺地砖,造楼机搭楼板...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这些智能建造技术刷新着建筑业的“深圳速度”,正全面推进建筑业绿色低碳智能融合发展。7月13日,2023深圳市智能建造创新发展促进大会召开。作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深圳积累了哪些经验?
美国机器人公司 Dusty Robotics 推出了一款名为 FieldPrinter 的机器人,可在施工现场的地面上直接打印出平面设计图,精度高达1/16 英寸,从而使工人可以直接按照规划进行施工,提高效率并减少误差。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31日讯(记者万凌 通讯员王爵钢)“正常情况下,机器人每小时能铺贴15平方米地砖,是人工效率的3倍多。”31日,在武汉建开连城K3项目(滨江云城)现场,武汉建开施工员梁财太操作一台地砖铺贴机器人,与另外4个项目的工友比拼劳动技能。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鹿杨 潘之望腻子涂敷机器人覆盖率达90%、室内喷涂机器人覆盖率达95%、地面整平机器人覆盖率达95%……大范围应用建筑机器人建造的智慧项目长啥样?5月9日,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及智慧管理标杆工地观摩学习活动正式启动。
蛇年央视春晚《秧BOT》节目一开场就燃爆全场,一群穿着花棉袄的人形机器人扭起了秧歌,转起了手绢;春节前,一个身高170厘米、重约55公斤的人形机器人,迈着轻盈自如的步伐,在深圳街头行走,被网友称为“走路最像人的机器人”;大年初二,游客穿戴着来自“广东造”外骨骼机器人轻松登顶“五岳
在佛山林西河北岸,一个庞大的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施工团队忙碌着的1.46万平方米土地上,将要崛起一个彻底改变北滘医疗水平的现代化建筑群。这个建筑群不仅能容纳近800张病床,更满足引进种种精密医疗设备和技术的专业要求,形成了一座保障北滘市民生命健康的现代医疗堡垒。
今天(6月19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以下简称“住博会”)、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以下简称“城博会”)在京开幕。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入地改造等重大工程亮相,展现首都新“一翼”在市政领域的科学规划和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