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横亘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的大渡河上,它的重量达40吨,长度达到103.67米,宽度为3米,比起如今长达数百米、数千米的现代化大桥来说,泸定桥在长度和宽度上并不是十分突出,但是泸定桥却在历史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35年5月29日,红军勇士们带着枪支弹药和几块木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泸定桥铁索。铁索寒,战火燃,枪林弹雨、熊熊火焰中红军勇士一心向前。这是一场惨烈的冲锋,亦是一场伟大的战斗,战士们燃尽了全部的热血,为身处“前有断崖、后有追兵”困境中的两万红军打开了一个生命通道。
5月28日傍晚6时左右,川军二十四军第四旅袁镛部三十八团团长李全山派三营一连连长饶杰率先头部队占领了泸定桥,川军先头部队到达泸定城并到达泸定桥后,立即扼守桥头并动手拆除桥板,但因天黑下雨人少且疲劳不堪,拆桥板的速度缓慢。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顺利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仔细研究长征会发现,飞夺泸定桥绝对算是改变长征结局的一次血战,不少历史学者提出,如果红军被四川军阀刘文辉阻击无法过桥,或者说刘文辉干脆炸了泸定桥,那么红军的历史或许因此会改写。那么,刘文辉为何不炸了泸定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