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历史也很差,因为他不学习。历史老师布置西洋通史的作业,他画了一幅马其顿帝国的版图,画完之后当作业,老师看完哭笑不得。因为老师的推荐,最近我在读《汪曾祺小说全编》,以前没有读过汪曾祺先生的文字,一读之下感觉他的文字和很多人的文字不一样。
溥儒(1896〜1963),字心畲,别号西山逸士,北京人,满族,为清恭亲王之孙。他是近现代著名书画家和收藏家,与张大千并称为“南张北溥”。书画倶佳,尤其擅 长山水、人物、花鸟等画。他的山水画受南宋刘松年、马远、夏圭等影响较深,将 宋元山水绘画技法融会贯通,画风俊逸健爽,别具风格。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梁漱溟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士,曾和毛主席关系匪浅,经常一起讨论国家大事、民生问题。然而在一次政协会议上,他却因为顶撞毛主席而被赶下了台。
陈三立像纵观江西诗史,开宗立派者至少有三:一为陶渊明创田园诗派,二为黄庭坚创江西诗派,三为陈三立创同光体赣派,这三人均为中国诗史中的顶尖人物。有人据日本人所写的《中国诗史》,以屈原为始、以陈三立殿后,断言陈三立为古典诗的末路英雄,或说是最后一位古典诗人。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翻开中国文学史,脍炙人口的诗篇俯拾即是。五四以后,白话文学占据主流,各种文学思潮风起云涌,各种诗歌流派层出不穷。诗人们用新的语言形式记录时代,探索人生。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社会在急剧转型,西方的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钱钟书在《谈艺录》序中写下的两句话,后来时常被人拿来引用。天南地北的人,观念与想法总有共通之处,世界文化不是断裂的,学术也无国界之分。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这样的观点,但却是陈乐民先生毕其一生的信念与追求。
毋庸置疑,沈从文对他的言传身教,贯其一生,也成就了他的身后名:“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在众多纪念沈从文的文章里,汪曾祺作为嫡传弟子,笔下的恩师秩事,举要删芜,真实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