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2毛9买一挂100响的小鞭儿,可舍不得一下点完,得拆成100根,能放上100次,快乐100回!如今,生活日新月异,鞭炮、烟花、无人机表演、AI机器人跳舞……年味不一而足,但那种细水长流的快乐,依旧让人怀念。
文/马苓军过了腊八,离春节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小巷内和街上的年味也越来越浓了,狭窄的街道一下子涌来了许多人,有卖鞭炮的,有写对联的,还有卖糖盘的,给人一种说不尽的热闹和喜气。我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在东方红小学读书,也就是现在的市中区实验小学。
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在不同的年代也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今天我就讲讲文革时期是如何燃放烟花爆竹的。我是1962年生人,6岁到14岁之间正是文革时期。那时候讲的是破四旧和移风易俗,过革命化的春节。祭祖和迎送财神都是禁止的,但是放鞭炮和贴春联挂灯笼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