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住房和老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等三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提出,当前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仍存在短板和弱项,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转运体系仍不健全,焚烧处理占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比重依旧偏低。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头条号,接着听我聊垃圾分类的那些事儿。今天开始聊《垃圾分类通识》版块的第七篇,中国垃圾分类史。当我们将“垃圾分类”和“垃圾不落地”作为口号和目标提出时,我们的祖先早在3000多年就开始立法严刑治理。
来源:经济日报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广分餐公筷、垃圾分类投放等生活习惯。
近日,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当地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的成效。推动垃圾分类,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行动,既体现了全社会构建生态文化的共同价值理念,又体现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系统性观念,更体现了共建美丽地球的中国担当。
刘建国,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长聘教授,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兼任国际固体废物工作组织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生物质与废物能源化国际会议”共同主席、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城市环境卫生专委会委员、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专家、《环境卫生工程》副主编、《城市管理与科技》编委、Renewable Energy客座编辑等职。
而垃圾分类则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关键领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应积极而为,将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作为解决我市垃圾分类处理难题进而推进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和重要抓手,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建设。
垃圾分类到现在仍是一个讨论热度居高不下的话题,许多城市的垃圾分类政策也在陆陆续续的推进和实施中,垃圾分类既能减少垃圾产量、保护环境,又能方便从业人员有效处理垃圾,提高资源利用率。而纵观历史,关于垃圾分类又有哪些趣事和硬核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