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美军在1943年服役了M18地狱猫坦克歼击车,这种带有旋转炮塔且机动性超强的履带车辆并没有达到设计预期,主要原因就是它的装甲防护太弱,20毫米口径的机炮就足以洞穿,到了1944年秋季,美国停止生产M18,并且对很多M18底盘进行改装,制成了M39多用途装甲车。
美国二战时期的重型拖车M261942年盟军在北非发动了代号为阿拉曼的战役。随着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盟军的坦克在战场上接连不断遭到地雷和火炮的袭击。这些受到重创的坦克得不到良好的维修只好被遗弃,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美军随即决定在其基础上研发一款战斗工程车辆,以应对战场需求。该项目于1961年10月正式实施,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的工程师选用升级后的M60A1作为底盘,并为其配备了炮塔吊臂、绞车、车首推土铲,并为其配备一门英国L9A1改进而来的165mm火炮。
1942年,盟军已经对德军在挪威的所作所为不能忍受了,因为德军通过挪威源源不断地获取原材料打算制造原子弹,盟军提出了在挪威执行特种作战的想法,切断或者延迟德军原材料的供应,在这个大计划背景之下,衍生出了另一个小计划,因为当时盟军缺少在北欧环境下使用的车辆,于是计划研制一种轻型雪地
本文重点介绍美国人、英国人和德国人使用的二战车辆。它可以运送 25 到 50 名士兵或 5000 磅货物。美国陆军主要部署了由 Autocar、White 和 Diamond T 公司制造的 M2、M3 和 M5 系列半履带车。
二战,旷日持久,作为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美,基本上就是能坐着尽量不腿着。尽管在坦克方面,也就谢尔曼还能拿得出手。但是,在运输卡车方面则不一样。这些卡车性能优秀,可靠性好,种类繁多除了自己使用还大量援助当时的同盟国,其中包括苏联,英国,还有中国。
1965年5月,美国陆军作战部队开始抵达南越,野战部队必须获得成吨的弹药、燃料、口粮和各种其他用品和设备,这些供应品主要通过海运运往越南,然后从港口运到内陆的用户,内陆许多基地补给只能由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提供,然而空运由于费用而受到限制,因此,最具成本效益的运送方式是地面卡车运输
当初老美在阿富汗的战场上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因为当时对方在战场上布置了非常多便于制造的地雷,而且这些地雷的价格都很低廉,因此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命丧当场,因此美国军队也不敢随随便便踏上战场,谁还不是个惜命的人儿,可是想要尽快取得胜利扭转局面,这样的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随后老美只能想办法研发一些可以使用的武器,来解决这个让人焦头烂额的地雷,随后M1150突击破障车出现了,被称为地雷粉碎机的突击破障车在战场上大展宏图,嚣张到横着走,最后更是在全世界都闻名了。
M113步兵战车基础参数,战斗全重10.258吨,车长4.863米,车宽2.686米,车高2.5米,公路最大速度64.37公里/小时,载员9人,动力系统为一台克莱斯勒75M型V8汽油机,发动机功率154千瓦,公路最大速度64.37公里/小时,最大公路里程3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