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26日电 《柳叶刀·艾滋病病毒》期刊25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和相关死亡率大幅下降。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21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下降近22%,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下降近40%。
艾滋病曾让医学界束手无策,而近年来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等的普及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全世界看到了实现联合国制定的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目标的希望。然而,艾滋病治疗可及性等方面的不平等、资金缺口等问题仍然对全球抗艾构成挑战。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欧洲新闻网23日报道,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22日发布了题为《当务之急:抗艾十字路口》的最新报告。报告统计显示,目前全球约有3990万人携带HIV病毒,其中将近1/4,即930万人无法获得必要的救治。时至今日,全球每分钟就会有一人死于艾滋病。
参考消息网2月12日报道据美联社2月10日报道,联合国艾滋病防治机构负责人10日说,如果美国放弃支持这个最大的艾滋病项目,时至2029年,艾滋病病毒的新增感染者人数可能会激增6倍以上,同时警告说,可能会有数百万人死亡,并出现更多抗药的病毒株。
据法新社11月26日报道,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全球感染和死亡人数都在下降,但预防和有效治疗艾滋病的斗争远未结束。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年度报告,全球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新增感染人数在2023年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在100万至170万人之间。
20世纪后期,因为美苏冷战带来的核战危机,西方文艺界曾幻想未来世界因为核弹而灭亡,这种思潮引发了直到今天都很流行的“末世文化”。当时一些宗教也在加重这种思想,宣传世界末日,号召人类皈依宗教的怀抱。就在这个特殊时刻,一种疾病在西方迅速蔓延,让“末日氛围”越来越重,这就是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