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婉动人的《外婆的澎湖湾》,大气磅礴的《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台湾知名歌手叶佳修、李建复近日现身上海的一个研讨会,用这些传唱至今的台湾校园民谣勾起在场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此次研讨会由上海市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与发展研究会(以下简称“海民会”)主办。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台湾校园歌曲”“忽如一夜春风至”,在大陆上传播开来,《外婆的澎湖湾》、《赤足走在田埂上》、《乡间的小路》、《蜗牛与黄鹂鸟》、《橄榄树》等歌曲,风靡各地,从高音喇叭里、从录音机里、从一个个年轻的嘴里唱出来,在四周飘荡。
1920年《东吴大学年刊》登载了嵇健鹤的《东吴大学校歌》,此校歌是我国最早的大学校歌。虽说《东吴大学校歌》是1920年才在《东吴大学年刊》登载,其实此时嵇健鹤先生已驾鹤西去,1919年夏嵇健鹤已患疾,秋冬已病革。
台湾“国歌”早该换了?有台湾历史学者呼吁应制定“正式国歌”,理由是现今的“国歌”其实就是中国国民党党歌。更何况,5月20日将任台湾“总统”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多次在公开场合唱“国歌”时,皆避掉“三民主义,吾党所宗”歌词,这似乎已成为绿营惯例。
1946年,鲁迅先生辞世的第十年。一封跨越海峡的信函,预示着五四精神的火种即将在台湾这片土地上播撒。这是时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兼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陈仪给老友许寿裳的信:“为促进台胞心理建设,拟筹设编译机构,盼兄来主持。
来源:【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1946年,鲁迅先生辞世的第十年。一封跨越海峡的信函,预示着五四精神的火种即将在台湾这片土地上播撒。这是时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兼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陈仪给老友许寿裳的信:“为促进台胞心理建设,拟筹设编译机构,盼兄来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