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阿姨年过六十,虽然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平时身体还算可以。不久前,她突然莫名其妙发起高烧,起初,家人以为是普通的感冒发烧,后来,岑阿姨烧到40度以上,还出现了眩晕和行走不稳等情况,这才将她送到附近医院。由于岑阿姨的病情危重,当地医院建议赶紧转至浙江省人民医院。
李斯特菌是一种需氧兼性厌氧革兰氏阳性杆菌,对外界环境的耐受性较强,在5-45摄氏度都能生存,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腐烂的植物、土壤、动物粪便、污水中都可以找到其踪迹,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尤其是冰箱中保存时间过长的生肉、蔬菜、海产品和未经高温消毒牛奶制成的乳制品等。
李斯特菌可以在0~4℃冷藏环境下存活,甚至-20℃下仍能生存一年,因此冰箱常常面临污染风险。人体感染后3~70天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的症状,严重感染者可患脑膜炎,孕妇感染可能导致流产、早产或新生儿感染等严重后果。 如何减少冰箱细菌污染?首先,剩菜剩饭不要敞口放进冰箱,一定要密封好。
李斯特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土壤、动物性食品、新鲜蔬菜水果中都能找到它。它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耐寒菌,对低温、无氧、低酸碱度等环境的耐受性很强,在0~4℃冷藏环境下仍能生长繁殖,在-20℃下也能存活1年;耐干燥、耐高盐环境,在70℃高温下5分钟才能被杀灭。
作为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大家电之一,冰箱关乎每个家庭成员的饮食健康,不过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使用不当或存储失误,可能造成冰箱内细菌大量滋生,而其中最致命、也是最为大众熟知的,便是有着“冰箱杀手”之称的李斯特菌。
夏季天气炎热,冰箱使用率高,蔬菜水果、饮料、雪糕还有剩饭剩菜都被塞进了冰箱。在享受冰箱带来的冰爽福利时,你是否知道你家的冰箱里可能住着“冰箱杀手”——李斯特菌。今天,本报特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药学处副主任药师李文妍为大家科普李斯特菌的危害。
在炎热的夏天,无论是吃剩的饭菜、没吃完的瓜果,还是啤酒、饮料,或是刚买来的生肉,我们都习惯一股脑地放进冰箱。然而看似安全的冰箱,其实隐藏着“不畏严寒”的致病菌。若是不慎食用了被这些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很可能出现健康困扰。
吃不完的剩饭剩菜放进冰箱冷藏下顿再吃是我们节约粮食的主要手段之一。但饭菜是冷着放进去还是热着放进去呢?很多人习惯把剩饭剩菜放在厨房里凉一凉,等到剩饭剩菜温度降至常温再放进去——其实,这做方式非常不科学的。尤其是盛夏,这样的储存方式容易引发食物中毒。
李先生今年58岁,生活节俭,一直是邻里称赞的“好榜样”。他有个习惯,吃不完的饭菜总是舍不得丢掉,一股脑儿塞进冰箱,等下顿再热热吃。在他看来,冰箱就是食物的“保险箱”,只要放进去,就能“保鲜”很久。然而,这个看似“节俭”的习惯,却差点要了他的命。
年夜饭讲究“年年有余”问题是做那么大一桌吃完了吗?还不快“解决”保不齐能吃到元宵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吃完这些剩饭才算是开启了新的一年但是总吃剩菜也不是个办法隔夜菜如何保存才能既不失美味又保持健康呢?吃剩菜,有风险吃剩菜的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风险。
煤炭总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杨连君提醒,冰箱常用冷藏温度是4摄氏度-8摄氏度,在这种环境下,绝大多数细菌生长缓慢,有些细菌却嗜冷,如李斯特菌等,在这种温度下会迅速增长繁殖,冰箱的冷冻温度一般在零下18摄氏度左右,但冷冻不等于完全杀菌,有些细菌只是休眠,一旦解冻,这些细菌就又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