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20日消息,鸟类摄影爱好者于16日、19日在河北石家庄滹沱河湿地分别拍摄到的野生鸟类,经多位专家调查研究,确认系全球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这次我在距离50米以内拍到了,真的特别惊喜,以前至少是在100米外拍摄的。”
10月11日早,微山县摄影爱好者华宏力在5A级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航拍时,在一片芦苇丛中开阔的明水面上,惊喜地发现有一群正在觅食的野鸭。根据野鸭的外貌和特征,他随即判定这是去年5月份在湿地首次发现的青头潜鸭,便用视频记录下了青头潜鸭在湿地栖息的场景。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6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玉菡 通讯员 李昌 李剑志)6月8日,益阳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南县管理局舵杆洲管理站工作人员高宏在南县水域的舵杆洲,惊喜地拍摄到2只世界极危鸟类青头潜鸭带着6只小鸭在水中嬉戏,这是在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第一次拍摄到青头潜鸭繁殖的清晰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斐)近日,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保护区湿地进行鸟类监测时,发现了一群青头潜鸭栖息在一片芦苇湿地中。这是“极危”鸟类青头潜鸭在南四湖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2月18日,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鸟类监测巡查时发现一群类似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
滁州发现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近日,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滁州市生态环境局、滁州市环境监测中心和明光市环境监测中心及安徽农业大学田胜尼调查团队在明光池河湿地开展生态质量样地监测鸟类调查时,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震旦鸦雀。
日前,雄安新区安新县自然资源局联合安新县摄影家协会、爱鸟护鸟志愿者在白洋淀鸟类栖息地巡查时,同一水域发现两只青头潜鸭带雏鸟觅食。据观察,两窝幼崽分别为6只和8只。青头潜鸭带雏鸟觅食游玩。张学农 摄青头潜鸭是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极危物种。
青头潜鸭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体圆,头大,雄鸟头和颈黑色,并具绿色光泽,眼白色。上体黑褐色,下背和两肩杂以褐色虫蠹状斑,腹部白色,与胸部栗色截然分开,并向上扩展到两胁前面,下腹杂有褐斑;两肋、淡栗褐色,具白色端斑。雌鸟体羽纯褐色。很少鸣叫,为深水鸟类,善于收拢翅膀潜水。
青头潜鸭属极度濒危珍稀鸟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极危,根据2020年全国青头潜鸭越冬期同步调查结果显示,青头潜鸭数量仅存1500只左右,堪称鸟中的“大熊猫”,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明湖飞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昨天清晨,众多摄影爱好者在大明湖拍摄,亲眼目睹了一对青头潜鸭飞来大明湖,大家一阵喜悦。青头潜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21年,青头潜鸭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一级保护动物。
扬子晚报网2月24日讯(记者 张凌发 通讯员 王维)近日,工作人员在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拍摄到了世界极危物种、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青头潜鸭的清晰影像。拍摄者范明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2月22日,他在赤山湖内湖进行鸟类监测时,发现湖面上多了不少雁鸭类候鸟。
清明已过,大部分越冬候鸟已经告别鄱阳湖北迁。但根据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鄱阳湖保护区”)管理局的监测显示,有近百只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没有随大部队北迁,而是选择了留下,“定居”在鄱阳湖东湖、泾湖一带,成为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