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新时代的中国交响乐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音乐宝库,运用中国传统的和声形态、调性思维、音色手法、结构原则等,使交响乐这一舶来艺术得到本土化改造。优美动听、色彩斑斓的中国传统音调,展现出当下创作者对中国风格的自觉追求如何表达信仰之美?需要营造出一种“崇高”的审美境界。
1923年6月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胜利闭幕,全体代表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前,在瞿秋白的指挥下高唱《国际歌》。从此,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奏唱《国际歌》成为延续至今的传统。百年之后,《国际歌》早已成为符号化语言和崇高理想象征,如烛炬星火指引前行。
9月27日20时,由广州交响乐团(简称“广交”)委约、青年作曲家龚天鹏创作的交响曲《追光》将在星海音乐厅举行世界首演,该音乐会由广交音乐总监、著名指挥家黄屹执棒,并携手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共同演绎。交响曲《追光》作为广州市文艺精品重点扶持项目,自创作之初便备受瞩目。
但中国的交响乐同仁并没有就此停歇,他们积极应对,不断创新,让我们感受到来自中国交响乐的力量与感动。5月4日,由四川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武汉爱乐乐团共同委约作曲家王丹红创作的大型主题交响曲《灯塔》,在国家大剧院迎来首演。
19日晚,2024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音乐),由南京民族乐团展演的民族交响乐作品《解放·1949》,在扬州运河大剧院歌剧厅上演。有很多观众听完音乐会表示,“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在舞台上具象了,整场音乐会真的是气势磅礴、势不可挡、波澜壮阔又千回百转。
“云山苍苍,绿波泱泱,天下之水,千里浩荡。岁月沧桑,地阔天长,大运之水,千年流芳……”4月24日,合唱交响曲《大运河》从江苏沿着运河流淌的足迹来到北京,在国家大剧院“中国交响乐之春”的舞台上,奏响千年运河的美妙旋律。
黄河绿洲共奏时代交响,音乐之城畅享陇原华章。8月12日,全国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举行第五场演出,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申报,甘肃省歌剧院(甘肃交响乐团)创排的《黄河·绿洲》——中国交响作品音乐会在哈尔滨大剧院(歌剧厅)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