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海南文昌,3人捕食癞蛤蟆1人中毒身亡,另两人仍在抢救中。蟾蜍俗称“癞蛤蟆”,其耳后腺和皮肤腺分泌的液体有剧毒。那么,蟾蜍去除皮和内脏就没毒了吗?事实并非如此,蟾蜍毒性成分还可能存于肌肉、肢爪、肝脏、卵巢中,一般烹调法不能破坏其活性。
癞蛤蟆居然是“美食”?以前在农村经常见到癞蛤蟆,说起癞蛤蟆,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一身丑陋的疙瘩,一直以来都因长相丑陋而不受人待见,但你能想象到有些地方竟把癞蛤蟆当做美食吗?不仅如此,有人还靠癞蛤蟆挣钱,一斤能卖上万元,有人靠它年入千万!癞蛤蟆到底有什么用?为何这么值钱?
2003年,广东台山市的一名妇女听说了一种民间偏方,小孩子喝蟾蜍煲汤可以清热解毒,降火去痱,于是这名妇女在田间捉到了3只蟾蜍,特意搭配了红枣熬制了一锅蟾蜍汤,给她的3个孩子和一个侄女喝,并且还留了一碗给婆婆喝,只是婆婆疼爱孙女,就讲自己的那让出来了。
在很多人眼中,癞蛤蟆因浑身疙瘩遭到嫌弃,通常被看作是“丑陋”的象征,但在有些地区,癞蛤蟆却拥有高额“身价”,甚至卖到了5000元1斤,也因此遭到了不少人的“惦记”。4月23日,湖北建始县6人因非法捕捉、收购癞蛤蟆被起诉,可能还要面临判刑!
我国有近10种,主要是大蟾蜍华西亚种Bufo bufo andrewsi Schmidt、大蟾蜍中华亚种Bur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以及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tus Schneider 3种。
使用癞蛤蟆皮及其提取物治疗恶性肿瘤,是确有科学依据还是民间谣传的“偏方”?在4月20日的“抗癌一线 解码防治”系列直播课栏目中,南方日报、南方+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殷玉琨,就这一问题为公众作出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