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亿级私募中欧瑞博发布社招公告,招聘量化策略研究员、境外市场总监等岗位引发了私募圈的热议。百亿级私募“出海”并非个案,就其背后的原因来说,内地百亿私募竞争激烈,部分私募想通过积极开辟境外新战场来实现突围。
中新经纬12月25日电 (周奕航)今年以来,量化基金备受关注。有投资者认为,量化策略趋同交易,加剧了市场波动;与此同时,也有业内称量化策略整体“对波动起到了阻尼的作用”。围绕这些问题,中新经纬近日对话了江苏华年私募基金(下称华年基金)创始人薛钰新。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彭水萍今年以来,随着监管加强对于量化私募行业的监管,尤其是转融券由“T+0”变成“T+1”之后,新规对量化私募策略产生明显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各量化私募对于人才需求也出现一些新变化。
锐天投资与前核心员工杨某浩的劳动纠纷二审判决书披露,曝光了更多纠纷细节。今年2月,两家“量化巨头”锐天投资和幻方量化,因人员跳槽而直接对簿公堂。裁判文书网近期披露的“杨某浩等劳动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揭开了该事件的来龙去脉。
7月16日,有市场传闻称,思勰投资创始合伙人吴家麒要退出思勰,退出后其在公司的约25%股份将转让给另一位合伙人陈磐颖,转让完成后陈磐颖持股约55%。双方已经完成“分手协议”的签订,预计会在1-2个月内完成股权转让。思勰投资就上述消息回应了多家媒体,表示属实。
一则招聘公告引发市场轰动。7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近日,社交平台的一则量化招聘公告显示,某外资量化机构拟招聘量化实习生3至5人,日薪达到4000元。事实上,除上述机构高薪招聘外,近年来,国内众多私募已就量化岗位招兵买马,高价求贤。
“金三银四”招聘季未到,多数公募大厂尚未动身时,中小公募就已抢先向人才抛出了“橄榄枝”。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截至2月16日,已有百嘉基金、泓德基金、鹏扬基金、朱雀基金等多家公募面向2025年应届毕业生启动校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