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 新周刊”,已获得转载授权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曾为人际交往划分过四个距离,比如亲密距离约为0.15米至0.44米,个人距离大概在0.46米到1.22米左右,熟人间的社交距离为1.2米到3.7米,比较正式的公众距离则在3.7米到7.6米之间。
大家好,我是已经减肥三十几斤的大块头强尼,最近几期节目咱们都在聊如何获取优质人脉这件事儿啊,不过我怎么发现你们都不怎么关心节目内容,都在说我瘦了好多这件事儿,好吧,我答应大家,等我把人脉这个系列做完,就系统的做一期关于我如何减肥的节目,跟大家好好聊聊,困扰了我三十几年的肥胖问题,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聚会时躲在角落刷手机,路上遇到熟人恨不得绕道走,微信聊天能发文字绝不发语音……没错,曾经的我也是一名资深“社恐”患者,直到我意识到,社交恐惧正在让我错过人生中太多精彩。 改变始于一次尴尬的聚会。
每到开学季,新舍友怎么样,成为很多大学新生最关心的事之一。毕竟,舍友合不合意,直接影响着未来四年校园生活的好坏。为了帮同学们找到自己的灵魂舍友,一些高校也是动足了脑筋,从最开始的发问卷“按生活习惯分宿舍”,到如今都开始用算法匹配了。
“我不喜欢和不熟的人交谈。”“我从心理抵触和陌生人说话。”“我不知道该怎么和大家社交。”……当下,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在日常社交中表现出了类似情况,“社恐”一词随之走入我们的视野。何为社恐?为何越来越多的人“贴”上了社恐标签?
但是,有时手头正有工作忙不赢,或者不想接外卖小哥的“连环夺命”电话,你只需让外卖小哥把餐放在外卖柜里,等有空时下楼再去取。对于“社恐”来说,这肯定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也有人质疑外卖柜的收费问题:存餐也要收钱,取餐超时也要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