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艺术作品给观赏者的视觉感受是极其微妙的,它可以让人心静如水,也可以让人内心瞬间激起波澜,总之就是可以让人百感交集,这一切都是因为油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更让人惊奇的是油画只是凭借“色彩”这个载体,就可以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烘托氛围,从而形成许多画风不同的流派,各个流派带给人的视觉效果自然也不一样。
前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分割线是两幅《草地上的午餐》,一副是马奈的,一副是莫奈的。而意大利是信奉天主教的,就是比较原始的基督教,没有经过改革的,总部梵蒂冈,有总领袖教皇,就是教宗,中国人之所以在清朝时期把父亲口语化“爸爸”其实是从梵蒂冈来的,光绪给慈禧叫“亲爸爸”,因为基督徒给教宗就叫“爸爸”,可以说在原始语音中相当于音译。
一战期间艺术家们目睹了战争的荒谬与破坏,他们开始试图逃避现实反对战争,许多流派也在此期间诞生。1920年布勒东和苏波发表了的超现实主义作品《磁场》,标志着超现实主义的诞生,到1924年由法国诗人布勒东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影响下起草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成立了超现实主义小组,发行刊物《超现实主义革命》,至此,超现实主义运动进入高潮。
在绘画创作中我们会经常提到“现实主义”,之所以现实主义在绘画领域会成为一种长久的话题,并不因为这是一种流派和艺术思潮,主要是因为它是绘画领域中最基本和最普遍的一种创作方式,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理性的真实描绘反映出大众的精神诉求。
« Le surréalisme, comme les rêves, nous libère des conventions. Ce que Freud a expliqué avec des mots, le surréaliste le raconte avec des tableaux. »。
“ 不仅要回溯至诗意想象的源头,更重要的是,在此处的坚持[1]。”——布雷东,《超现实主义宣言》(1924)1966年9月28日, 超现实主义发起奠基人之一安德烈·布雷东(André Breton, 1896-1966)辞世。
萨尔瓦多·达利《Lobster Telephone》,1938年,藏于泰特美术馆 CopyrightSalvador Dali, Gala-Salvador Dali Foundation/DACS, London 2022。
1924年10月,巴黎波西米亚区的一间小工作室中,从医学生转行成为作家的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着手“彻底”定义超现实主义。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布勒东呼吁一种由无意识引领的新型艺术和文学,主张“摆脱理性控制的思想指令,不受美学或道德的困扰”。
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 编辑:耀匀 | 图:Google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心灵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创伤;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紧张和压迫感,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