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说一点,“天”字刚开始可不是“天空”的意思,它是被“天空”这个意思后来给霸占了!“劓”是古代五刑之一,指割鼻的刑罚;黥额为天,黥是一种肉刑,就是用墨在脸上刺字就叫“天”,这句话是说:那人在额上刺了字又割去了鼻子。
2017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天不言而四时行。这句话源于儒家经典《论语·阳货》:“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儒家所说的“天”包括自然之天、义理之天和道德之天。孔子这里所说的“天”主要是指自然之天,即自然界。孔子所处的时代天下纷争,社会动荡,兵燹不断,孔子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礼崩乐坏”,孔子就矢志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四时”是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这里也可以引申为万物的繁衍生息。总的来说,“天不言而四时行”是指大道无言,天地有大德,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万物资始。
河图本源:混沌初开的数理胚胎无极之数:河图中央"五"并非简单数字,而是无极状态的数学映射。其外圈十数实为五对阴阳纠缠体(1-6、2-7、3-8、4-9、5-10),构成量子化宇宙胚胎模型。每个数对间距恒为五,暗合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的原始形态。
不明通假者,不可以读古书。尤其是《周易》一书,通假字太多。有人说,原文不是“巳日乃革”吗?就拿马王堆帛书版和通行本对照,最少就有百分之六十的文字写法不同——差异之大以至于有的人居然认为帛书本不是《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