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出自《孝经·开宗明义》原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译文:我们的身躯、四肢、头发、皮肤都是父母生的,应小心爱护,不敢损毁伤残,能如此自律自爱就是实行孝道的开始。
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心浮气躁,很少静观自己内心,懂得“惜身”之人,越来越少,严格说,这是不孝。,这是出自《孝经·开宗明义》中的句子,意思是说人身体的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可损毁、伤害,这便是孝顺的开始。
《弟子规》讲的“凡是人,皆须爱”,看到他人身体有毁伤,就好像自己毁伤一样。因为身体发肤跟父母是一体,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身体发肤都跟我们是一体,所以我们都不敢毁伤,不仅不敢毁伤,还要尽心竭力的去帮助他们,让他们得到安乐。
孝是人生之始,也是贯穿于人生始终之道,为孝者方可显其道矣,守其礼仪,扬其德行,成其功业。孔子说:“人的躯体四肢、须发皮肤,都是父母赐予的,不敢损毁伤害,这是孝的起始。人生在世修养自身,遵循道义,扬名于后世,从而彰显父母的名声,这是孝的最终目标。”
任何事情,如果离开孝,你就要开始提高警觉了。「曾仕强每日箴言」|全文共2400字,深度阅读需8分钟,受益终生|农历九月初九,又是一年重阳节。说到重阳节的传统,除了插茱萸、赏秋、赏菊、登高、踏秋、吃重阳糕、饮菊花酒,更重要的是千年来中华敬老传统、孝道文化的深化与外延。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一年的清明。清明节是中国人传统祭祖的大日子。家家扫墓祭祖,追思怀远。真是“青山处处几屡烟,一代新人拜旧人。”清明寄托哀思和缅怀,是我们活着的人跟先人的一次天地沟通,这并不是迷信,而是孝道文化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