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不仅仅是吃粽子,古代还是习武节。据《金史·礼志》记载,辽金时期,皇宫里要在五月初五这天举行射柳比赛:在马球场插上两行柳枝,柳枝长不足两尺,最上端一尺部分剥掉绿皮呈白色,露在地面上的部分还有数寸保留着绿皮。参赛者以地位高低为序,各自用手帕系在自己应当射的柳枝上为标识。
中新网山东新闻6月22日电 五月初五过端午。传承千年的端午节,仪式感满满,节俗丰富且多彩。挂艾草、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喷雄黄等各有寓意,点燃各地浓浓的节日氛围,承载了人们祈福安康、消灾驱邪的朴素愿望。
2023年是顾炎武诞辰410周年,7月18日,在西城区委宣传部、西城区广安门内街道、昆山市委市政府、曲沃县委县政府鼎力支持下,中国商报社、中国商业出版社、新华社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全国商报联合会共同在北京报国寺顾亭林祠举办纪念顾炎武诞辰410周年活动暨“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报国寺论
潮新闻客户端 孟祖平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来临。端午节又称重午节,最初是上古时期祭龙的日子,结合当日龙之天象,端午是刚阳正气汇集的吉祥日子,故又称正阳节、端阳节。古人认为,这一天有利于驱邪消晦,由此民间有许多“祛病辟邪”习俗。
新华社天津6月8日电(记者周润健)“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6月10日将迎来端午佳节。你知道吗,这个传统节日竟然有20多个别称。除了端午节,你还能说出几个?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它是夏季唯一的一个民俗大节,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端午节与上古时代的天象崇拜相关,由“龙升天”祭龙仪式演变而来,既涵盖星象文化内涵,也糅杂多种民俗风俗,从端午节的一项纪录中可见一斑——据统计,端午节叫法有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夏节、艾节、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屈原日、解粽节等二十多种,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可谓冠绝群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它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传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这天除了吃粽子外,还有插艾蒿、佩香囊、赛龙舟、饮雄黄酒、拴五色丝线、比武、击球、荡秋千、用艾蒿水沐浴等众多习俗。
长见识有意思——点击⬇️下方「链接」端午竟有20多种不同叫法,你知道几种? 端午节有五月节、龙日、夏节、菖蒲节、艾节、娃娃节、天中节等诸多别称,其产生时代和背景不同,却有各自的故事及内涵。高考考场上屏蔽手机信号的屏蔽器,是什么原理?
(电视新闻播出视频)顾炎武是昆山的文化“金名片”之一,3月15日,位于昆山千灯镇的顾炎武公园正式开园。顾炎武公园由原千灯中心公园改造而成,高7米、宽7米的顾炎武雕像矗立在公园南入口中心位置,高耸挺立、提笔挥墨,向世人书写着“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