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本来指的是法国的凡尔赛宫,宏大而奢华,但居住功能极不方便,没有厕所或盥洗设备。凡尔赛的内容包罗万象,但大多都是通过假装不经意或者明贬暗褒以及借他人之口的方式来达到炫耀自身目的一种文学,这才是重点。
我也曾看过这个漫画,那时是九几年,正是日本漫画热潮席卷的时候,街头的报刊亭里摆满了《七龙珠》《足球小将》《城市猎人》以及《凡尔赛玫瑰》。《凡尔赛玫瑰》画面精美、线条繁复,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其中所描绘出来的宫廷贵族生活,因此被人用来嘲讽那些在社交平台上秀着优越感的“贵族”们。其实说起来,“凡尔赛文学”这种表现形式,早在1300年多前就被李白完美运用过,只是李白的不经意是真的不经意,因为那是他的生活日常。“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那时我还小,什么都不懂。
这两天强行霸占热搜榜的“凡尔赛文学”,吃瓜群众都搞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吗?热搜上的#凡尔赛文学#、#凡尔赛式爱情#,在网友们精简下,现在统一称为“凡学”。所谓“凡学”,指的是一种特殊的网络文体,即以平静淡泊的口吻,不经意地炫富、秀恩爱,透露出自己的优越生活。
最近,一个名为“凡尔赛文学”的梗火了,先后登上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热搜,成了全国网友的“快乐源泉”。甚至在江苏公务员考试题目中都出现了“凡尔赛”的选择题。也许之前你从未听说过“凡尔赛学”,但你一定不知不觉接受过“凡尔赛式”的信息冲击。如果你表示没有,请打开朋友圈!!!
“凡尔赛文学”到底是什么梗?“凡学家”又从何而来?“凡尔赛文学”不是什么新的文学形式,而网络上流行的一个梗,指的是那些在网上发大段文字,明着诉苦实际上是在炫耀的内容。简单来说,“凡尔赛文学”就是用最低调的话炫最高调的耀。“凡尔赛文学”简称“凡学”,最早由网友@小奶球原创,今年年初就盛行于网络。作为“秀炫晒”的升级版本,“凡学”爱好者的朋友圈总是秉承着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自问自答的写作套路,自夸于无形之间。
时下有个流行的网络词语叫“凡尔赛”,指通过委婉的方式,不经意间向人展示自己的优越感。譬如:“老公给了我一个香奈儿包包,真的很丑,我很生气”“唉!每个月给保姆发三万多的劳务费现金,要一张一张地数,真烦死啦”。
凡尔赛原本指的是巴黎著名宫殿凡尔赛宫,后来演变为一个流行的网络热词,比喻的就是假装抱怨生活不公,实则展示自己的优越,体现出一种别人可望不可及的优越感。用一句大白话来解释就是“以低调的方式进行炫耀”,后来渐渐地被网民称之为“凡学”。
来源:南方日报最近,“凡尔赛文学”相关话题又登上热搜,起因是一名网友在微博分享自己“哭要订机票去维多利亚港哭”“进SKP之前男朋友蹲下给自己擦鞋”等“日常”,引起网友热议“凡学”并掀起一场凡尔赛文学模仿大赛。什么是凡尔赛文学?
不经意间的“贵族”烦恼。博主“小奶球”表示,“凡尔赛文学”的概念是从讲述18世纪末法国凡尔赛宫贵族生活的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中获得灵感的。延续“凡尔赛”所代表的奢靡生活,“凡尔赛文学”意指运用文字来表现生活得高贵、奢华,且想通过一些反向的表述,不经意地透露出自己的优越生活,如今一般用于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