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小北陈忠实老爷子曾说,自己想写一本放在棺材里当枕头的书,他真的做到了,耗费半生心血的巨著《白鹿原》横空出世了。我读过很多书,但像《白鹿原》这样的奇书,我犹豫了很久才敢读。这种感觉,就像我第一次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不知道是读不懂,还是对书的敬畏。
但讲实话,导演虽然选取了内地实力派的诸多明星演员,但因为原著时间跨度之长,人物矛盾和故事矛盾的多重交织,导演和编剧难以驾驭如此宏伟的作品,所以电影看起来跳跃性很大,因为它在短时间内无法充分展示原著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
是现在作家陈忠实先生的作品,为了获得茅盾文学奖在最初的原稿中删减了四万多字,中间有好多的故事情节都是都是现实的案例,故事情节跨度较大,时间较为较远,拍出来的的电视剧难度较为困难,其实现实远远要比电视中更加残酷,如果想要了解里面的情节,请参考原著。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1)仙草临死前的景象,田小娥死而复生民间的鬼怪传说,自古就有,例如《山海经》以及《聊斋志异》等等。这些文学作品的渲染,一方面是文人借鬼怪针砭时弊,另一方面是老百姓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有一种敬畏之心。
我们都知道生活不容易,特别是疫情当下的今天,活着、健康地活着比一切都重要,今天偶然看到《白鹿原》里面经典的几句话,似乎一下子触动到我的心弦,细细品味,值得深思、反思,在前进的路上,我们肯定是面临诸多的困难和磨难的,稍微不小心有可能就会被击垮,把打败,与其怨天尤人埋怨老天的不公平,试试换一种态度、换一种方法、方式来面对,也许真的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会有惊喜的来临。
陈忠实出生在西安东郊白鹿原下的蒋村,从小在白鹿原下长大的陈忠实对白鹿原的风土人情可以说是非常的了解。但当他想要写下一部有关白鹿原的小说时,却花费了不少心血。除了走访村子里的老人,还要反复翻阅有关白鹿原的县志。
拜读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才知道我们陕西关中地区在民国15年还经历了一场“战争”。小说中第十一章讲述了以“镇嵩军”围攻西安为背景,白鹿原老百姓被强行征粮,原上人民不堪忍受压迫,在以共产党人陆兆鹏等进步人士的领导下,一把火将征缴的粮食给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