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8日时隔51年,在老伴儿和大儿子的陪伴下,我终于正儿八经地,和梨树县刘家馆子公社东五家大队四队,这个我生活了整两年的小村庄再次亲密融合。清晨7点多,我们整装出发。一路走长深高速,经双山镇,过柳条乡,来到了双辽与梨树交界的东辽河畔。
流年似水,它无声地侵蚀着我们的记忆,让曾经的欢笑与泪水都渐渐模糊,正是因为这些无法重现的过程,才构筑了我们独一无二的人生,逝去的亲人,朋友,他们虽再也无法回到我们的身边,可曾经的温暖和感动却永远铭刻在心中,令我们一辈子都难以忘记。
“插友”,就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一起上山下乡插队的青年。1964年9月26日,我们生活在乐亭县城的13名城镇青年,作为我县第一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离开父母,离开家,被两挂马车送到蔡庄公社独王庄大队,集体插队,安家落户。
今又清明日,在这里祭奠已故的39位绍兴赴遂昌知青。1966年4月26日,他们和334名绍兴知青一起插队落户,来到遂昌县石仺公社,一个插队在七村村,一个插队在西山村,两村虽然相距十多里路,但他俩总抽时间互相看望,相互关心,亲如兄弟。
电视音乐散文《汝河静静的流》歌曲《我们一起走过》知青,昔日广阔的田野里,曾经一颗颗最纯净的心灵,是那个年代最美的昵称。知青,上千万知识青年的缩写,而那一颗颗火热的心,曾经改变山川大地。知青,曾经用弱小的身躯,挑战极限顽强的抗争,让父母的落泪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