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术机器人为高龄患者进行心脏手术,再次取得成功。”5月29日,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院长王焱身穿手术服,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激动地宣布。5月20日、22日,该院使用国产自主研发的心脏手术机器人系统搭载进口器械,成功为两名高危复杂的心脏病患者微创修复受损的瓣膜。
2024年7月4日至6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办。“来参展的机器人太多了,这个用脚展示的方式最吸睛了!”杭州云深处展台,工作人员钱晓宇将带来的四足机器人“Lite3机器狗”一脚踹飞,机器狗翻滚几圈后平稳落地。“Lite3机器狗”展示了其优越的AI环境感知应对能力。
正在北京举办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27款人形机器人“争奇斗艳”,不仅参展规模创历届之最,还成为展会上当仁不让的“人气王”,几乎每个展台都围满了人。人形机器人研发投入和技术难度大,外观、行为更贴近人,不仅“亲近感”和“科技感”更强,也带来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引发无尽想象。
编者按今天,2023年度“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颁奖。本届获奖的40个项目或聚焦国家战略、服务上海先导产业,或瞄准“双碳”目标布局未来能源,或敏锐把握产业变革方向、抓住市场机遇,以企业家与科学家的同频共振,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机器人是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和现代产业的关键装备。前不久,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制造业领域机器人应用速度持续加快,2023年每1万名员工配有470个机器人,密度是2019年的两倍多,升至全球第3位。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一套”青蛙跳、后空翻、踢踏步……国内机器人公司杭州云深处科技自主研发的“绝影”系列四足机器人现场亮绝活儿高难度动作一气呵成↓↓↓目前,“绝影”系列四足机器人在电站、工厂、管廊巡检、应急救援、消防侦察、未来科研等多种应用环境中落地应用,并已销往北美、西欧、中东、
中国日报6月4日电(记者:马思) “各位嘉宾,现在为大家演示的,是在中国电信5G定制网保障下的国产机器人远程手术模拟操作……”6月4日,于北京召开的2023年第三十一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5G发展成就展”展区,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的专家正通过5G定制网向北京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骆轶琪、孔海丽 广州、拉斯维加斯报道在每年展会上,机器人都是绕不开的热门话题。只是随着有越来越多人形机器人即将“进厂打工”的消息被释放,叠加有各类型公司积极入场,机器人似乎离走进人类又近了些。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六台人形机器人站成一列,伴随着优雅的音乐节奏,十二只胳膊有模有样地舞起“千手观音”——在不久前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这一场景惊艳了中外观众。机械刚性、动作生硬,类似于《变形金刚》中的“擎天柱”——提起人形机器人,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