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教育厅发布通知,要求各市州根据未来5到10年区域人口出生率、学龄人口变化和城镇化趋势,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人口集聚等情况,科学制定2024—2035年调整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工作方案和规划方案。
南都讯 记者刘嫚 发自北京 5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2024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其中《健全生育支持的法治保障》报告显示,中国的生育支持政策法规体系化构建和法治化建设仍存在一定不足,尚未形成政策和法规合力。报告建议,应将应对少子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文:任泽平团队导读我们正处在人口大周期的关键时期,老龄少子化加速到来,已经成为最大的“灰犀牛”之一。其中,老龄化是经济社会进步下人口再生产方式转变的结果,由低生育率和寿命延长共同作用,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中国不可避免,但是中国老龄化的速度和规模空间,将带来哪些重大改变?如何应对?
【编者按】2022年,我国人口“负增长”的靴子终于落下。在生育率长期走低的大背景下,此走势并不让人意外,然而应对已更为吃紧。低生育是个千千结,但务必要解,它关乎每一个人的幸福与希望,也系于社会发展的活力与动能。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本期理论周刊邀请专家聚焦人口问题,从不同角度解析如何应对人口规模变化带来的挑战。
来源:环球网 人口问题是国家需要面对的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人口形势变化与教育质量及教育均衡发展息息相关。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深刻认识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对教育布局结构与资源配置调整的紧迫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作者:荀玉根、吴信坤、刘颖(荀玉根 系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资要点核心结论:①我国总和生育率降至1.0,已低于警戒线1.5,长期低生育率或通过影响劳动供给、社会创新及消费储蓄行为拖累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