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石家庄新闻网】3月21日晚,内蒙古艺术剧院响起阵阵掌声、叫好声。作为“戏曲北疆行·优秀剧目展演”的特邀剧团,石家庄市丝弦剧团为广大观众献上了经典大戏《杨门女将》,展现了丝弦戏的魅力,唱响了石家庄好声音。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石家庄丝弦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石家庄的一张文化名片。”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团长刘如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石家庄丝弦唱腔独特,刻画人物细腻传神,生、旦、净、丑各个行当都有不同于其他剧种的程式动作,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激越的鼓点再现沙场点兵,高亢的丝弦腔回荡在三秦大地……5月28日晚, 石家庄市丝弦剧团的经典剧目《杨门女将》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剧场成功上演,唱响了石家庄好声音,同时拉开了“秦岭戏韵·燕赵乡音”2024陕西秦腔石家庄丝弦戏曲交流演出的序幕。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9月20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2024年‘东西南北中’五路丝弦优秀剧目展演”新闻发布会在石家庄丝弦剧院举办。此次展演9月30日至10月20日举行,届时,26个院团带来的40台剧目将亮相石家庄。
儿童剧、音乐会、戏曲……国庆假期即将来临,记者获悉,多场精彩演出即将在省会上演,陪市民度过美好的假期时光。河北梆子《宝莲灯》演出现场(资料图片)在广袤的大地上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童谣,它们是无数人心中纯真的童年记忆,无论过了多久,一旦听到幼时哼唱的歌谣,脑海里总会浮现童年时光。
看大戏,过大年!连日来,石家庄市各大市直院团走进基层,开展一系列惠民演出活动,让广大村民在家门口欣赏到高水平的戏曲表演,感受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 “清风相送救裴郎……”2月4日,正月初三,伴随着慷慨激昂的梆子腔,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在晋州东小留村的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进入尾声。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丰富性、生动性与多样性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姿,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当“非遗”文化遇上“后浪”,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日前走近青少年非遗群体,看一看传统技艺在孩子身上焕发的新光彩。
非遗名片河北地方戏:质朴生动的乡土声腔河北地方戏曲艺术源远流长。除河北梆子、评剧外,燕赵大地还孕育了众多地方剧种,包括丝弦、老调、哈哈腔、蔚县秧歌、东路二人台、武安平调落子等。它们既各有特点,也有缘于一方水土的共同艺术特色,我们将它们概括为“河北地方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