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的一天,卡尔马克思,那位大胡子博士在书斋里突发奇想:“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将来会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末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发展动因、体制机制创新等作出了深刻阐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系统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阶段,必须牢牢抓住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形成新型生产关系,遵循新型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和完善体制机制,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着力破除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让劳动、知识、技术、资本、数据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区域间、企业间充分流动,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