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盖迩说编辑|盖迩说八世纪上半叶唐罗的友好外交,要先着眼于孝成王和景德王时期的东北亚国际关系。这时渤海与新罗的关系却由相对紧张过渡到了缓和的状态。新罗与唐朝的结盟关系一直未改变,那么就八世纪的国际形势下形成了唐罗和渤日两个联盟势力对峙的局面。
在长安、扬州、洛阳等大城市中常常会看到异族商人的身影,同时唐人也在政府的组织下积极进行对外贸易,这种贸易活动不仅局限在经济方面,也体现在文化层面,唐代最著名的两项贸易活动都发生在贞观年间,一是鉴真东渡,二是玄奘西游。
《送人随大夫和蕃》:西方有六国,国国愿来宾。圣主今无外,怀柔遣使臣。大夫开幕府,才子作行人。解剑聊相送,边城二月春。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包容开放的民族。在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以前,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的外交政策皆呈现出兼容并包,开放自由的态势。
说起这个鸿胪寺,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远没有像大理寺那么有名,在去年有一部热播剧《庆余年》,剧情里面的南庆国就有鸿胪寺这个机构出现,我记得当时那个鸿胪寺少卿辛其物给人的印象深刻,几乎成了整部剧的搞笑担当,这部剧里面的鸿胪寺就是主要负责接待外国使臣,安排其在本国内的一切出访活动,其实严格来说,鸿胪寺的基本职能远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今天介绍的这位外交官,他是大唐人,出生于河南洛阳,曾经担任过融州黄水县令,后又任过朝散大夫,他曾多次出使天竺,其实如果故事只讲到这里,貌似也没什么稀奇的,可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使节却在出使天竺时干出了一番大事。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李隆基富有音乐才华, 对唐朝音乐发展有 重大影响,他爱好亲自演奏琵琶、羯鼓, 擅长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阵乐》,《春光好》,《秋风高》等百余首乐曲。
今天我们大多数人比较熟悉的是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但其实唐初期也设“九寺”,职能相当于秦朝的“九卿”,包括了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 、 司农寺、太府寺、鸿胪寺,与六部分工合作。
来源:【北大国发院】题记:2023年11月12日,北大承泽-蔚来seeds讲堂第5期举办,本文根据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原教授齐东方的主题演讲整理。今天我主要从考古学角度,结合考古实物来谈谈丝绸之路和中国文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