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评估下调、原贷款到期或续贷要补本金客户,额度上限2000万,最高可做评估价1.5倍。”贷款中介饶明(化名)近期开始在各大社群转发文案,进入了年底冲业绩的节奏。年末,到了银行冲刺业绩的关键时点,第一财经记者发现,不少不法贷款中介趁机加大营销“造势”。
五一节前,国家金融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发布信息称,广东监管配合警方集中收网,侦破涉非法贷款中介案件14起,打掉贷款诈骗团伙1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07名,涉及全国8省26市,实现对非法中介、金主、职业背债人、销赃人的全链条打击。
AB 贷:有个高中同学给我打电话,说在杨家坪找了个贷款中介申请贷款,通过了,有 12 万额度,可还得找个第三方过下账。这第三方得满足些条件,在重庆有按揭房或者有稳定工作,有社保、打卡工资,还得交了公积金。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您好,这里是银行贷款中心,我们可以为您办理免抵押低息贷款,您是否有资金需求?”一位银行省分行部门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自己经常会接到类似骚扰电话,对方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有的还说是我们银行的,其实银行根本就没有贷款中心这个部门。
最近,两位市民来向我们反映了同一种贷款套路:市民周先生:“我结婚的时候认识了红木店老板钱某,服务挺好,让我觉得我欠了他人情。”市民冯先生:“谢某是我大学同学,十几年了关系都挺好,她男朋友都是我介绍的。”然后,这两位“朋友”就分别找了周先生和冯先生,说自己贷款需要帮忙。
“我们是××银行渠道部的,您最近有贷款需求吗?”“我是××银行信贷中心,无抵押低息贷款,当天到账,您需要吗?”类似开场白的电话,大部分人都不会陌生。这些电话真是银行工作人员打出来的吗?他们真能办下银行贷款吗?
河北金融监管局近日发布公告,提示消费者防范不法贷款中介。临近年底,贷款市场上频现一些不法中介假冒银行名义,向消费者推送办理贷款信息,打着正规机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洗白征信等极具诱惑性的旗号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但其背后往往暗藏着高额收费、贷款骗局甚至洗钱诈骗等套路陷阱。
随着2024年临近尾声,银行消费贷业务又开始发力,近期,多家银行纷纷推出低利率消费贷产品,利率低于3%的产品也屡见不鲜,引发市场广泛热议。业内人士提示,在享受低息贷款便利的同时,还需警惕不法中介与消费陷阱。年末消费贷利率降至“2”字头近期,银行消费贷市场呈现出一片火热景象。
“征信差不要紧,我们有内部渠道,可根据您的信用情况匹配可以放款的银行,收取3%的服务费,5000元起办。银行贷款年化利率很低,在3%左右。”7月初,在广东做生意的吴龙(化名)正在琢磨如何解决资金周转问题时,接到了来自某贷款中介人员的电话。
中工网北京12月24日电(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刘小燕)近期,在社交平台上出现打着“债务重组”“债务优化”旗号的不法贷款中介信息,诱导消费者“借新还旧”或者申请高息过桥垫资。今天,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群众警惕不法中介诱导,防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