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美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社会学 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转型,观念在更新,旧有的社会生活方式在消失,新的生活方式在涌现。
德国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反对实证主义认为社会是独立于个人之上的真实存在的观点,也反对社会是抽象的,只有个人的存在才是真实的观点,而主张社会与个人的统一,认为社会是人们社会交往与互相影响的过程,社会是个人与他人交往而形成的群体。
最近,一本日本学者田中正人、香月孝史写作的《惊呆了!原来这就是社会学》出版。这本书以图鉴的形式,帮助普通读者认识社会学概念,介绍不同的社会学理论、社会学脉络,其中涉及的76个社会学家,他们的作品也几乎都已经被翻译成了中文。
从人群中来,最终回到人群中去,不时望向过去,看看它对未来有何启迪,这便是社会学的价值和意义。又是一年开学季,本期书单精选38本社会学类相关好书,分为专业认知、大师经典、研究方法和趣味阅读四个板块,帮助我们不被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迷惑,认识自我、理解人类、了解社会,掌握用多彩的社会学透镜看世界的视角与方法。
社会学,作为一门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起源于社会哲学中后来经过不断演变脱离哲学体系成为现代学科,时至今日,伴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社会学科本身,在保持自身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内容理论和方法也都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进行着自己的不断发展,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社会发展影响社会学科,学科反过来影响作用于社会。
本文经作者许可译自Tom Redshaw, “What Is Digital Society? Reflections on the Aims and Purpose of Digital Sociology”, Sociology, 00(0) 1-7.
个体学的日常生活理论:用个体的日常生活及内容解释基础教育课程的问题作者:程显然 18910196285引言:教育是以课程为主体,将知识分门别类、由简入深、循序渐进的系统化的,为学习者提供适合的、系统的学习内容与高效的方法,进而对学习者的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