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谁说国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变成现代企业。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一鼓作气,一气呵成,一以贯之,朝着你们既定的目标奋勇直前。这是2018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
随着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相关举措引发公众关切——末等怎么划定?哪些人员会被“退出”?国务院国资委12月27日举行的一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专题推进会释放了新的信息。12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举行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四次专题推进会。
2020-2022年,一场历时3年的改革行动在中国国有企业上上下下展开。如果将它比作一场大考,“考生”有超8万户企业,资产总额300多万亿元,其中的中央企业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比超70%。
每经特约评论员 谭浩俊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召开两大专项行动的扩围深化现场推进会。会议透露,经过大力度的扩围调整,“科改企业”从439户扩充至672户,“双百企业”从449户扩充至580户。按照要求,“科改企业”要更大力度打造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勇于开辟创新特区。
黄盛灵活运用并购重组、上市融资、产业协同、联合攻关等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紧迫的产业更多采取收购兼并等方式快速进入;积极考虑并推进促进更高水平履行功能使命、更大范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大战略性、结构性重组;龙头企业要沿着产业链主动谋划推动重组整合……国务院国资委4月28
如果要问城市居民,什么改革对他们的影响最大,一定不是价格,也不是商品流动体制,而是国企改革。如果说从放权让利到承包经营再到转换经营机制,对员工的影响都是正面的,员工也从这样的改革中享受到各种利益,且没有出现利益被触犯的话,从“破三铁”,也就是打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开始,国有企业这个“永远的保姆”,永远“不沉的大船”,也开始不再温柔、不再平稳了。
2024年,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迎来全面推进的关键之年。新一轮改革行动将在哪些重点领域谋求新突破?怎样打通改革向基层穿透的堵点?1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释放了新的信息。大力推进功能性改革聚焦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发力,是当前这轮国企改革的鲜明取向。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9月14日召开。全会强调,要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建设一流现代企业,以更大力度、更大决心始终保持国资国企改革的战略定力和攻坚态势,全力提高国企治理现代化水平,使国资国企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展现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
国企利润增长不快?国企薪酬怎么分?民企体制机制活,国企就死板?本期《曹青对话》曹青对话刘明忠来听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曾任两家大型央企董事长刘明忠的回答对于今年此前各地国企利润增长不快的情况,刘明忠认为,要给国企改革成果“留时间”。
近日,中央企业系统代表团团长,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央企系统在京代表团学习讨论二十大报告时表示提到,“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深化提升国有企业改革水平不仅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有效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国资国企新篇章的关键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