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说过,生命在于运动。在人群中,那些经常运动的人,其实很好分辨。他们一般没有多余赘肉,有的多是肌肉;他们即便肤色不太白皙,但却从不会苍白;他们浑身散发着元气和生机,少有颓丧之势。那么,经常运动的人和完全不运动的人,身体素质到底相差多大?
在五彩斑斓的生活画卷中,人们各自演绎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对于运动的态度也呈现出鲜明的差异。一些人将运动视为生活的挚友,坚信运动能为身体注入活力,带来健康与快乐,是维持良好生活状态的必备要素。而另一些人,则对运动敬而远之,长期不运动,沉醉于舒适的“静态”生活,悠然自得。
花向阳开:在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里,很多人忙于工作,学习或是各种琐事,不知不觉中忽略了运动这件看似可有可无,实则至关重要的事,然而,经常不运动,身体就像一颗埋下隐患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一系列危险的事情,让咱们的健康乃至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缓解腰疼,陆老先生尝试了烤电、贴膏药等方法,均收效甚微,于是决定停止一切治疗,采取了长达3年的“静养”——减少下地活动,每天在床上练习抬腿、蹬腿、屈髋等动作,希望能够彻底告别腰痛的困扰,结果更严重了。长期卧床“静养”可能导致肌肉萎缩。人体肌肉系统需要一定程度的运动量才能保持健壮,胳膊和腿上的肌肉如此,颈椎、腰椎两旁的椎旁肌也是如此。科学研究证实,肌肉在完全“静养”状态之下,持续14天就会产生肉眼可见的萎缩,专业名称叫作废用性肌萎缩。
近日,美国运动杂志《Runner’sWorld》就援引了《应用生理学》期刊上的一份权威研究,给出了一个答案:两周不运动,焦虑和沮丧会明显增加;四周不运动,心脏泵血功能显著弱化,体能下降;八周不运动,心脏继续弱化,耐力下降,运动能力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