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过这样的一个镜头,抗日战争中的某一个战场,中日双方在拼刺刀之前,日军官佐大吼一声“退弹”,然后每一头日军士兵均咔咔咔拉动枪栓,退出子弹,在军曹官佐带领下发起他们的“板载”冲锋。
众所周知,二战期间中国和日本作战的时候,中国的武器装备较为落后和寒酸,且数量不足,很多时候都不能满足人手一支枪,而每个人分发到的子弹也是非常有限的,为此在对日作战中中国军队通常在子弹打光后,只能和日军进行白刃战,但是日军的条件就比中国要好很多,他们不仅武器装备非常精良,弹药充足,其还专门训练过拼刺刀,那为什么在战场拼刺刀的时候,日军为什么不直接用机枪扫射来快速解决战斗、减少部队伤亡,要和敌方配合呢?
1938年8月末,日军在占领瑞昌后,决心在瑞昌正面扩大战果。为此,9月7日,第11军司令部发布吕集作命第50号,决定使用波田支队和第9师团从11日开始发起对武汉以南粤汉铁路的进攻。然而,第101、106师团分别受阻于庐山东麓和马回岭,波田支队和第9师团无法完成切断粤汉铁路的任务。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白刃之勇:世界白刃战史的壮丽篇章背景引言白刃战,作为战争的一种极端形式,已经在历史上多次浮现,测试着士兵的勇气和意志力。